石泉县池河镇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“民生微实事速办制”见效

来源:陕西法制网 时间:2025-09-15 09:24:20 阅读量: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自“民生微实事速办制”实施以来,石泉县池河镇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立足职能定位,锚定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的工作目标,以“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推进”压实履职责任,以“快响应、实举措、暖民心”推动问题速办速结,让民生温度浸润群众心田,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人大力量。

听民声:将“问题清单”变成“履职清单”

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始终以“村民小事即民生大事”为准则,将“等诉求上门”转为“主动听民声”。为精准摸清民情,联络站推行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机制,织密民生线索收集网。线下,人大代表下沉到村组网格,或以“脚步丈量民情”,定期走访入户;或以“院坝会”为纽带,邀请村民代表、村“两委”干部围坐共议,让问题“摆上桌面”。线上则通过设立意见箱、公开代表电话、建立微信群等途径,构建24小时民意“直通车”,让村民随时都能“找得到人、说得上话、办得成事”。这一系列举措,将民声反映渠道从“你说我听”的单向传递升级为“众人拾柴”的共商共议。短短半月,联络站便收集到20余条民生诉求,其中生活用水、安置点设施提升等问题成为村民“心头急”。池河镇人大主席王超表示:“这些问题不解决,村民的日子就不踏实,我们得把‘问题清单’当成‘履职清单’,尽快给大家一个交代。”

解民忧:以“速办机制”疏浚“服务堵点”

解决民生问题,必须“快”字当头,“实”字托底。联络站实行首接负责制,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微实事第一时间受理、精准分类,按照“简单事项当天办、复杂事项限期办、疑难事项联合办”的方式,高效解决群众急盼。管网入户解“用水愁”,县人大代表刘家满针对陆家院子用水不便的问题,积极对接经开区水厂,实地勘察路线,确定管网入户的最优方案,为3户群众接通自来水。镇人大代表胡家萍走进代表联络站,接到群众反馈安置点屋顶漏雨、排水沟渠不畅等问题,为精准解决问题,她主动与村“两委”干部逐栋排查摸底,详细统计修复面积及工程量,积极协调申报安置点基础设施提升和以工代赈项目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该项目落地实施,修复10栋楼1000余平方米的房顶,更换楼宇老化管道,对安置点的排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,推动问题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解决”。

暖民心:让“速办成效”绘就“幸福底色”

民生微实事速办制,既要解决当下的问题,还要建立长效机制,防止问题反弹。为了切实解决民生问题,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“事项收集——分类研判——交办落实——监督回访”工作机制,形成工作闭环。“办结不是终点,满意才是目标”。在民生微实事速办制推行过程中,联络站始终坚持“三看”即现场核验,看问题是否真解决;上门问效,看群众是否真满意;季度复查,看成果是否常态长效。数据是最有力的答卷,已办结23件民生诉求中,村民满意度保持95%以上。从“一事一办”到“一制管久”,速办制悄然重塑干群关系,“有困难找联络站”成了村民口耳相传的“定心丸”。

一件件民生微实事的解决,是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思想的生动实践。从“饮水愁”到“清水流”,从“住房忧”到“安心居”,从“排水堵”到“沟渠畅”,联络站始终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,以“速办”提效率,以“实干”显担当。未来,明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持续深化民生微实事速办制,把更多“民生小事”办成“民心大事”。(通讯员:马骏)


编辑:赵佳欣

责编:志寿

审核:姚启明

操作选项

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

宽屏阅读

打印文本

分享
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